114

浅谈知识产权对于企业申报国家高企的影响

2021/4/28

随着国家科技兴国战略的实施特别是近些年随着中美贸易争端的不断升级,而华为事件更是让国人认识到一个血淋淋的事实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不被受制于人。为此,国家不断强化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植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化自主创新意识,解决卡脖子问题,提高技术话语权。合肥市作为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科技创新已成为合肥市一张靓丽的名片在这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一家科技型公司必须争取的荣誉

很多企业在申报高企的时候,明明产品很有技术含量,却因最终专家评审打分未及格而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擦肩而过。究其原因,绝大多数都是因为高企前期规划工作出现了问题,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知识产权规划不合理,从某些角度上来说,知识产权直接决定了高企评分中的60分,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那么在高企中知识产权应该从哪些角度上注意呢?主要有知识产权数量、类型、申请时间、技术内容、技术来源。

1. 知识产权数量

从高企认定管理办法上来看,对于知识产权打分总分为30分,从四个维度进行打分;其中一个维度就是知识产权数量,企业知识产权数达到6项及以上即可在此维度上获得满分。很多企业以此为依据只申请了6件知识产权,认为这就已经足够了;这是一个很严重的误区!从表面上来看6项知识产权是符合管理办法要求的,但是实际上远远不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高企认定中,除了知识产权评分30分外,还有一块评分也是30分,那就是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分;管理办法中很明确的提到“年平均成果转化大于等于5项才有可能得到最高档的得分”。那么什么叫科技成果转化呢,简言之,就是企业的技术在(已销售)产品上应用。在这里需要提供企业具有某些技术的证明材料,从目前的高企专家评审中只认可知识产权证书,对于其他例如企业技术诀窍,专家给的分数很低的。上面提到过,要想在科技成果转化这块拿到高分,企业年均成果转化数应该至少5项;以高企3年考核周期计算,企业应该至少提供15项科技成果的证明材料,也就是至少15项知识产权证书。由此可以看出6项知识产权是远远不够的。

2) 此外,以上内容里提到知识产权数量只是知识产权打分的4个考核维度中的一个,其他3个维度就会涉及知识产权的先进性、对于高新产品支撑力度等方面;企业若是只申报6个知识产权,极有可能因为个别知识产权因为技术含量低而不被专家认可,导致知识产权得分过低。而多申请一些知识产权可以很好的规避这些问题。

2. 知识产权类型

高企中,知识产权分为1类知识产权和2类知识产权;其中1类知识产权主要由发明专利、集成电路布图、植物新品种等;2类知识产权主要由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以及外观专利1类知识产权例如发明专利含金量很高,企业必须有1类知识产权才有可能从30分里得到25分以上;而由于软件著作权近些年来作假严重,现在专家评分越来越低,企业若是只有软件著作权,通常得分不超过20分。同样应该注意的是电子信息软件开发以及服务行业的知识产权以软著为主,而制造业企业的知识产权应以实用新型为主,辅以发明专利,而外观专利在高企申报中得分十分低。

3. 知识产权申请时间

企业知识产权申请应该做好规划原则上知识产权申请时间应该与企业对应的研发项目的周期相匹配而不能任性申报特别是对于软件著作权通常建议企业知识产权分批进行申报忌讳集中申报很容易被专家怀疑作假同时应该注意的是尽量所有的知识产权确保能在申报前一年底全部授权;上一年度年底结束的研发项目对应的知识产权尽量在年底前完成申请。对于转让的发明专利,务必在申报前一年完成转让,越早完成越好。

4. 技术内容

很多企业在申报知识产权时只注重知识产权的数量而不重视知识产品的技术质量在高企认定管理办法中不管是知识产权评分维度还是对于高新产品的要求中都提到企业上一年度的高新技术产品必须有核心知识产权支撑何为核心知识产权就是说此知识产权涉及该产品的核心技术是在市场上比同类产品更具优势的关键所在因此,若是企业产品涉及的知识产权只是从产品的外观包装安装结构角度出发就很有可能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无核心知识产权支撑而被一票否决

5. 技术来源

很多企业由于成立时间短前期缺少规划申报高企准备时间仓促导致当前知识产权得分较低此时很多企业就会想到通过从其他企业转让发明专利至申报企业的方式来提高知识产权得分可以说的是方法可行但是近些年专家对于转让的发明专利与公司高新技术产品的关联性越来越重视简单来说就是转让的发明专利的技术是否与公司高新产品或服务相关若是不相关就很可能会要求解释或者直接淘汰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知识产权对于高企申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是需要提前规划的,绝不可肆意申报。要想了解更多,欢迎前来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