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

绿色资金!湖北省2024年节能专项资金申报材料、条件、指导目录

2022/12/2

介绍湖北省2024年节能专项资金申报材料、条件、指导目录如下,申报参考,需要针对企业分析欢迎联系项目老师咨询,武汉市、黄石市、十堰市、宜昌市、襄阳市、鄂州市、荆门市、孝感市、荆州市、黄冈市、咸宁市、随州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仙桃市、天门市、潜山市各地项目政策搜集分析规划专业服务。

理免费咨询热线:18715065127(微信同号)

分公司地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茅店山西路创星汇科技园A468

总部合肥,分公司:安庆、宿州、南京、苏州、武汉、成都、长沙

即日起,注册卧涛网,2024年开始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复审,十年高企申报经验,全国代理统一价格19800元,更有持续更新最新各归口补贴政策,一手政策消息随时掌握!

【卧涛科技:项目申报、专利商标版权代理、软件著作权代理(不过包退)、科技成果评价、各类标准化(参编)代理、软件开发、商业计划书、工商注册财税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两化融合、企业信用修复、ISO体系认证等。】

一、申报方向

1 节能降碳。重点支持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成效突出的项目建设,重大节能低碳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近零能耗建筑、近零碳排放等低碳零碳负碳示范项目建设。

2 智慧节能。重点支持产业园区智慧能源管理示范项目建设、城市智慧能源管理示范项目建设。

3 节能装备。重点支持高效节能技术装备产品研发生产、产业化及应用示范项目建设。相关项目应当符合国家《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高效节能装备制造定的范围和条件。

、申报条件

1)项目申报主体是企业法人或事业法人,在湖北省内登记注册,具有与完成所申报项目相当的投资、管理能力。

2 项目建成后节能降碳效益显著,其中节能降碳类年节能不少于1000吨标准煤,年降碳不少于1000吨。项目已开工或者年底前能开工,2024年底前能建成发挥效益。原则上同一项目单位本年度未获得过省预算内资金支持。项目单位及法人近3年社会信用(含湖北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系统和信用中国)记录良好。项目建设手续齐全,不会形成地方债务。

3 申报项目必须纳入湖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三库管理平台。申报入库时,请在三库平台所属行业中进入产业发展"大类,再在其子目录下勾选高效节能产业

4 项目单位在报送资金申请报告及有关附件时应出具承诺书,对项目的真实性、合规性负责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三、申报材料

1 项目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注册登记类型、主营业务、资产状况、经营状况、信用等级、技术水平等。

2 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建设内容、总投资及资金来源、建设条件落实情况、时间进度安排等。

3 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包括科技含量、预期效益、推广价值等。

4 项目节能降碳作用显著,包括节能技术、工艺、装备、途径等,其中节能降碳类项目年节能不少于1000吨标准煤,年降碳不少于1000吨。

五、湖北省节能专项项目奖励补贴

  对于申报通过的节能专项,各地政府拨付项目资金给予支持。

附: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 年版)

1 节能环保产业

1.1 高效节能装备制造

1.1.1 节能锅炉制造

1.1.2 节能窑炉制造

1.1.3 节能型泵及真空设备制造

1.1.4 节能型气体压缩设备制造

1.1.5 节能型液压气压元件制造

1.1.6 节能风机风扇制造

1.1.7 高效发电机及发电机组制造

1.1.8 节能电机制造

1.1.9 节能型变压器、整流器、电感器和电焊机制造

1.1.10 余热余压余气利用设备制造

1.1.11 高效节能家用电器制造

1.1.12 高效节能商用设备制造

1.1.13 高效照明产品及系统制造

1.1.14 绿色建筑材料制造

1.1.15 能源计量、监测、控制设备制造

1.2 先进环保装备制造

1.2.1 水污染防治装备制造

1.2.2 大气污染防治装备制造

1.2.3 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装备制造

1.2.4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装备制造

1.2.5 减振降噪设备制造

1.2.6 放射性污染防治和处理设备制造

1.2.7 环境污染处理药剂、材料制造

1.2.8 环境监测仪器与应急处理设备制造

1.3 资源循环利用装备制造

1.3.1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装备制造

1.3.2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装备制造

1.3.3 建筑废弃物、道路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利用装备制造

1.3.4 餐厨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利用装备制造

1.3.5 汽车零部件及机电产品再制造装备制造

1.3.6 资源再生利用装备制造

1.3.7 非常规水源利用装备制造

1.3.8 农林废物资源化无害化利用装备制造

1.3.9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综合利用装备制造

1.4 新能源汽车和绿色船舶制造

1.4.1 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和产业化

1.4.2 充电、换电及加氢设施制造

1.4.3 绿色船舶制造

1.5 节能改造

1.5.1 锅炉(窑炉)节能改造和能效提升

1.5.2 电机系统能效提升

1.5.3 余热余压利用

1.5.4 能量系统优化

1.5.5 绿色照明改造

1.5.6 汽轮发电机组系统能效提升

1.6 污染治理

1.6.1 良好水体保护及地下水环境防治

1.6.2 重点流域海域水环境治理

1.6.3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

1.6.4 船舶港口污染防治

1.6.5 交通车辆污染治理

1.6.6 城市扬尘综合整治

1.6.7 餐饮油烟污染治理

1.6.8 建设用地污染治理

1.6.9 农林草业面源污染防治

1.6.10 沙漠污染治理

1.6.11 农用地污染治理

1.6.12 噪声污染治理

1.6.13 恶臭污染治理

1.6.14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1.7 资源循环利用

1.7.1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1.7.2 废旧资源再生利用

1.7.3 城乡生活垃圾综合利用

1.7.4 汽车零部件及机电产品再制造

1.7.5 海水、苦咸水淡化处理

1.7.6 雨水的收集、处理、利用

1.7.7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7.8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综合利用

2 清洁生产产业

2.1 产业园区绿色升级

2.1.1 园区产业链接循环化改造

2.1.2 园区资源利用高效化改造

2.1.3 园区污染治理集中化改造

2.1.4 园区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改造

2.2 无毒无害原料替代使用与危险废物治理

2.2.1 无毒无害原料生产与替代使用

2.2.2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

2.2.3 危险废物运输

2.2.4 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产与替代

2.3 生产过程废气处理处置及资源化综合利用

2.3.1 工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

2.3.2 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

2.3.3 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

2.3.4 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

2.4 生产过程节水和废水处理处置及资源化综合利用

2.4.1 生产过程节水和水资源高效利用

2.4.2 重点行业水污染治理

2.4.3 工业集聚区水污染集中治理

2.4.4 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治理

2.5 生产过程废渣处理处置及资源化综合利用

2.5.1 工业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处置及综合利用

2.5.2 历史遗留尾矿库整治

2.5.3 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

2.5.4 废弃农膜回收利用 清洁能源产业

3.1 新能源与清洁能源装备制造

3.1.1 风力发电装备制造

3.1.2 太阳能发电装备制造

3.1.3 生物质能利用装备制造

3.1.4 水力发电和抽水蓄能装备制造

3.1.5 核电装备制造

3.1.6 非常规油气勘查开采装备制造

3.1.7 海洋油气开采装备制造

3.1.8 智能电网产品和装备制造

3.1.9 燃气轮机装备制造

3.1.10 燃料电池装备制造

3.1.11 地热能开发利用装备制造

3.1.12 海洋能开发利用装备制造

3.2 清洁能源设施建设和运营

3.2.1 风力发电设施建设和运营

3.2.2 太阳能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营

3.2.3 生物质能源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营

3.2.4 大型水力发电设施建设和运营

3.2.5 核电站建设和运营

3.2.6 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营

3.2.7 地热能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营

3.2.8 海洋能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营 3.2.9 氢能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营

3.2.10 热泵设施建设和运营

3.3 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

3.3.1 清洁燃油生产

3.3.2 煤炭清洁利用

3.3.3 煤炭清洁生产

3.4 能源系统高效运行

3.4.1 多能互补工程建设和运营

3.4.2 高效储能设施建设和运营

3.4.3 智能电网建设和运营

3.4.4 燃煤发电机组调峰灵活性改造工程和运营

3.4.5 天然气输送储运调峰设施建设和运营

3.4.6 分布式能源工程建设和运营

3.4.7 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和运营生态环境产业

4.1 生态农业

4.1.1 现代农业种业及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

4.1.2 绿色有机农业

4.1.3 农作物种植保护地、保护区建设和运营

4.1.4 森林资源培育产业

4.1.5 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产业

4.1.6 碳汇林、植树种草及林木种苗花卉

4.1.7 林业基因资源保护

4.1.8 绿色畜牧业

4.1.9 绿色渔业

4.1.10 森林游憩和康养产业

4.1.11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

4.2 生态保护

4.2.1 天然林资源保护

4.2.2 动植物资源保护

4.2.3 自然保护区建设和运营

4.2.4 生态功能区建设维护和运营

4.2.5 国家公园、世界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 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湿地公园等保护性运营

4.3 生态修复

4.3.1 退耕还林还草和退牧还草工程建设

4.3.2 河湖与湿地保护恢复

4.3.3 增殖放流与海洋牧场建设和运营

4.3.4 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修复

4.3.5 重点生态区域综合治理

4.3.6 矿山生态环境恢复

4.3.7 荒漠化、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4.3.8 有害生物灾害防治

4.3.9 水生态系统旱涝灾害防控及应对

4.3.10 地下水超采区治理与修复

4.3.11 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

4.3.12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4.3.13 海域、海岸带和海岛综合整治

5 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5.1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

5.1.1 超低能耗建筑建设

5.1.2 绿色建筑

5.1.3 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

5.1.4 装配式建筑

5.1.5 既有建筑节能及绿色化改造

5.1.6 物流绿色仓储

5.2 绿色交通

5.2.1 不停车收费系统建设和运营

5.2.2 港口、码头岸电设施及机场廊桥供电设施建设

5.2.3 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建设和运营

5.2.4 智能交通体系建设和运营

5.2.5 充电、换电、加氢和加气设施建设和运营

5.2.6 城市慢行系统建设和运营

5.2.7 城乡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和运营

5.2.8 共享交通设施建设和运营

5.2.9 公路甩挂运输系统建设和运营

5.2.10 货物运输铁路建设运营和铁路节能环保改造

5.3 环境基础设施

5.3.1 污水处理、再生利用及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运营

5.3.2 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

5.3.3 环境监测系统建设和运营

5.3.4 城镇污水收集系统排查改造建设修复

5.3.5 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漏损控制建设和运营

5.3.6 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及规范化建设和运营

5.4 城镇能源基础设施

5.4.1 城镇集中供热系统清洁化建设运营和改造

5.4.2 城镇电力设施智能化建设运营和改造

5.4.3 城镇一体化集成供能设施建设和运营

5.5 海绵城市

5.5.1 海绵型建筑与小区建设和运营

5.5.2 海绵型道路与广场建设和运营

5.5.3 海绵型公园和绿地建设和运营

5.5.4 城市排水设施达标建设运营和改造

5.5.5 城市水体自然生态修复

5.6 园林绿化

5.6.1 公园绿地建设、养护和运营

5.6.2 绿道系统建设、养护管理和运营

5.6.3 附属绿地建设、养护管理和运营

5.6.4 道路绿化建设、养护管理

5.6.5 区域绿地建设、养护管理和运营

5.6.6 立体绿化建设、养护管理

6 绿色服务

6.1 咨询服务

6.1.1 绿色产业项目勘察服务

6.1.2 绿色产业项目方案设计服务

6.1.3 绿色产业项目技术咨询服务

6.1.4 清洁生产审核服务

6.2 项目运营管理

6.2.1 能源管理体系建设

6.2.2 合同能源管理服务

6.2.3 用能权交易服务

6.2.4 水权交易服务

6.2.5 排污许可及交易服务

6.2.6 碳排放权交易服务

6.2.7 电力需求侧管理服务

6.2.8 可再生能源绿证交易服务

6.3 项目评估审计核查

6.3.1 节能评估和能源审计

6.3.2 环境影响评价

6.3.3 碳排放核查

6.3.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6.3.5 水土保持评估

6.4 监测检测

6.4.1 能源在线监测系统建设

6.4.2 污染源监测

6.4.3 环境损害评估监测

6.4.4 环境影响评价监测

6.4.5 企业环境监测

6.4.6 生态环境监测

6.5 技术产品认证和推广

6.5.1 节能产品认证推广

6.5.2 低碳产品认证推广

6.5.3 节水产品认证推广

6.5.4 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推广

6.5.5 有机食品认证推广

6.5.6 绿色食品认证推广

6.5.7 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认定推广

6.5.8 绿色建材认证推

湖北省2024年节能专项资金申报材料、条件、指导目录介绍到此,各市对政策感兴趣的可以直接联系小编咨询沟通。